欧宝官方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欧宝官方app > 木粉机

当前位置首页 > 欧宝官方app > 木粉机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统筹发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好家园

发布时间:2025-09-11 作者: 木粉机
产品介绍

  9月2日,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石河两岸绿草如茵,少了盛夏的湿热,多了秋日的清凉。人们在新建成的慢行道和健身步道上休闲、健身,欣赏着山海的壮丽景象。

  近年来,山海关区围绕做优城市主线,在基础设施、市容环境、民生保障等方面统筹发力,实现城市功能、品质、形象全方位提升,为群众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雨水管网改造后,地道桥经受住了今年汛期的几场大雨,破解了积水难题。”山海关区市政维修建设中心副主任刘勇说,此前道北片区的雨水依赖3个年久失修的狭窄涵洞排入潮河,排水能力不足导致山海关区地道桥频繁积水。

  为破解这一难题,山海关区市政维修建设中心联合秦皇岛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共同谋划实施道北片区雨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中,通过引流西护城河河水,借助提升泵将水排向石河,打通片区排水堵点。针对地道桥积水问题,秦皇岛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进行专项改造,更换大功率抽水泵,扩大加长地道桥桥底的雨水收集池与收集口,通过加压泵将雨水高效排入潮河。

  近年来,山海关区持续补齐市政设施短板,夯实城市根基。实施沙河路等6条街巷路灯亮化工程,解决群众夜间出行难题。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成过铁路涵洞清淤、易涝风险区改造。排查整改雨污水管网混错接问题,利用道桥信息管理系统保障道路与井盖安全。

  织密交通网络,构建“五横六纵”现代化交通体系,遵秦高速、新102国道等投用。打造“四好农村路”,建成222.5公里农村公路,助力农业与旅游业发展。长城风景道建设投资1.35亿元,打造景观节点,实现冀辽省际道路升级,优化旅游旺季交通,改造公交站点、火车站广场,修复破损路段。

  实施水务工程保民生。推进石河东路慢行道改造,提升通行安全与环境。实施潮河四炮台段河道改造,使其符合防洪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升级抗旱服务站联村集中供水工程,保障0.76万村民饮水安全。

  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健身、娱乐场所,该区实施了龙海大道、关城西路、秦山公路等5条主干道及正安街、港山大街等20余处街巷绿化景观提升工作,通过城区内主次干道行道树更新补植、道路及节点位置栽摆花卉及黄土整治,逐步提升道路绿化景观效果。先后建成口袋公园3个,现正在建设口袋公园1个,同时,通过增设健身场地、园林小品,全方面提升城市生态景观和城市载体功能。

  9月2日下午,在山海关区畅园里,几群人在公园不同的位置分别跳着舞蹈,互不干扰。80多岁的刘福吹着电吹管,为几位唱歌的老人伴奏。“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地。自从建成公园后,我们有了活动场地,每天都要过来活动一会儿。”刘福说。

  “畅园总投资170万元,建设面积5500平方米。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融入水弹性城市建设理念,结合场地条件,因地制宜进行海绵设施布局。园内营造了乔、灌、花搭配及‘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化景观,增设了廊架及二十四节气地设景石,不仅提升了颜值,更丰富了文明内涵。”山海关区园林中心技术科科长陈为为说。

  今年,山海关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完成城市“去丑”百日攻坚行动,针对私搭乱建、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十乱”现象进行精准整治,取缔违规市场,消除市容脏乱问题。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建立动态监督管理机制,让城市街面井然有序。重点围绕民生工程、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全方面开展园林绿化各项工作,逐步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形象。

  山海关区对城市实施精细化管理,维护良好的城市秩序。聚焦共享自行车治理,在旅游旺季开展重点路段集中整治,保障交通顺畅。该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区消防救援大队,建立会商函告与信息共享机制,排查安全风险隐患,畅通消防生命通道。

  做好环卫工作,维护城市环境。该区创建无废小区12个,建成5个“两网融合”服务站,推动原有环卫收运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有效衔接,形成良好的循环回收体系,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将近86%。推进南窑河垃圾转运站、固体废弃物可回收垃圾分拣中心等项目建设,优化公厕管理,在旅游旺季强化道路清扫保洁与扬尘治理。

  “住着宽敞明亮的新房,社区志愿者还常来帮忙,心里特别踏实。”9月3日,家住山海关区路南街道海逸社区的低保户冯金龙说。

  冯金龙患有肢体三级残疾,依靠国家住房保障政策入住低楼层保障房。多年来,山海关区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与社区工作人员持续走访,为特殊群体提供生活关怀。

  为让更多住房困难群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该中心全方面推进“冀时办”高效办成一件事公租房申请,每月可分批次完成公租房资格初审上报。针对低保、残疾、大病重疾等情况,建立“需求摸排—房源匹配—适改跟进”机制,通过多方协同将住房保障从“有其屋”升级为“暖其心”。目前,山海关区已为1500余户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安居梦想,用精准服务和务实举措,筑牢民生幸福基石。

  “我们将50套空置公租房转为保租房,为引进人才、大学生就业群体等提供住房保障。”山海关区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副主任何国贤说。

  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今年山海关区对17个小区做改造,涉及建筑面积84.89万平方米。“改造内容最重要的包含自来水室外管网、污水管道、老化电缆更换,热力管网更新,屋面防水及保温,小区绿化补植,太阳能路灯、微型消防站增设等。”山海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张冰说,改造任务计划年底前完成。

  山海关区通过开展创建美好家园、绿色社区以及物业服务企业工作双随机检查等,全方面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左岸香颂小区今年获得河北省“加强物业管理共建美好家园”典型案例,左岸社区、海馨社区被评为绿色社区。2024年2月,山海关区组建物业领域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业主与企业调解纠纷,宣传相关法律和法规,有效化解基层社会矛盾。

  供热和供气涉及千家万户。“我们开展了供热‘冬病夏治’,督促热力企业排查检修设备,建立台账完成管网改造,提升供暖保障。强化燃气安全监管,开展入户安检、燃气管网排查整改、农村燃气隐患排查与液化气末端配送整治,保障居民用气安全。”山海关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祁雪飞说。(宋柏松、代明君)

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