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LED产能的确过剩,但产业存在的主体问题是:一级市场投资相对集中于切片-封装-合成的后三个环节,而最上游的原材料(硅、蓝宝石)提纯环节,因投资大且难以达到规模化,便相对受到了资本的冷落。同时,业内人士分析,LED价格下降只是时间的问题。
日前在广州举办的国际照明展上,LED企业倾巢而出,成为整个展会最大的亮点,美的、TCL、佛山照明 ,无不希望快速切入市场、树立专业照明品牌形象。近日从国内多家LED企业获悉,包括佛山托维、清华同方等企业已开始酝酿上游投资的计划,部分领域甚至已实现突破。
把半导体学科和照明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适合LED特点的灯具形式和灯具配光系统,并逐步降低成本。相信通过5~10年左右的时间,LED在室内功能照明领域能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进入室内照明领域将会是LED大众化应用的里程碑。虽然LED在室内照明市场获得了一个良好起步,但由于其任旧存在产品价格高、品质良莠不齐、市场秩序混乱、评价方式不一等诸多问题,导致LED室内照明在渠道建设上不尽如人意。
国内传统节能灯行业来看来看,家居照明里有欧普照明;商业照明里有雷士;其他的还有佛上照明、TCL等一批具有标杆性的企业,市场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乱。除此之外,我们大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欧普、雷士、佛上照明、TCL他们又是怎样成为行业内标杆企业的呢?
随着慢慢地发展,在亮化工程辅助照明等公共场合,LED渐渐替代了一些传统光源产品。随着白光LED的光效提示及价格下降,LED在电子科技类产品背光(如:手机,液晶电视等),汽车灯等产业占据慢慢的变大的份额。2009年,LED开始在发达国家进入主照明普及。
目前有30%的照明企业因看好LED,已经付出实际行动,加大LED产品研制、销售和推广力度。不过还有一部分企业尽管看好LED,但在具体行动上则仍就保持着观望的态度。那么,传统照明企业现在转入LED时机是否成熟?转型将会存在哪些难点?又该如何利用好原有优势?
如今,瑞丰将其竞争对手定位为亿光和光宝两大台湾封装厂。龚伟斌透露,瑞丰2009年每月的产能是50KK,今年会扩充七八倍产能,到2010年底基本能做到300KK以上。
凭籍在模拟电源管理市场的一马当先的优势,国半很早就开始与涉足LED驱动器方面的研发工作。早在2006年,美国国家半导体已是全球最大的LED驱动器供应商,市场占有率超过14%。
规范标准对终端消费的人还是非常重要,因此也必须赶紧制定以避免对LED产品存有疑问。然而,LED灯具设计依旧缺乏重要的规范,这是全世界的问题。
国家灯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教授级高工、高级审核员俞安琪表示,在景观照明、背光照明上,LED已基本能做到长寿,但在普通照明领域上,LED还不能够做到高效和长寿。
弘大贸易于1998年取得日本根本特殊化学株式会社总代理授权,目前在弘大荧光粉市场占有率在40%以上。
目前,中国在半导体照明产业方面的研发投入相对于国外来说还很少,甚至不能与一个大的跨国公司相比,核心装备依赖进口,上游的核心技术专利薄弱,缺少市场化和高水平的国家公共研发平台和工业化中心,产业整体水平较低。
在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带动下,大量LED景观照明和室内外灯具产品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社会认知。
LED发展主流应该是用于城市景观和室内外照明。世博会为LED的光色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和数据。“未来照明,通过调节灯光颜色,我们在家就可以做光线SPA,营造出浪漫、舒适的氛围。”
MOCVD设备是LED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关键设备,对LED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有关部门应集中各方研制MOCVD设备的单位的人才和资源,解决制造设备中的关键技术,掌握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尽早实现MOCVD设备国产化量产。
120亿元的投资规模与其不到20亿元的总资产规模、不到1.5亿元的净利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业内人士担忧,三安光电这匹小马如何拉动120亿元的大车?
随着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半导体专利纠纷不断,其纠纷趋势已向我国大陆发展,且不断增加。
Cree 公司是市场上领先的LED芯片制造商,其市场优势来源于CREE在有氮化镓(GaN) 的碳化硅 (SiC) 方面上独一的材料专长知识,受益于LED背光和照明业务的迅速增加,CREE近年来业绩一直表现出色,近期还打算扩产增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