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官方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欧宝官方app > 削片机

当前位置首页 > 欧宝官方app > 削片机

国网电科院_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发布时间:2025-03-24 作者: 削片机
产品介绍

  49.5%。中国已经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国, 2008年产量达到了2540MW,约占世界产量的40%。 2009年产量更是达到了3.3GW 年7月26日颁布 “金太阳示范工程” 政策,敦煌10MW光 伏项目成功招标,将大力推动建筑光电和大规模光伏电站 的建设。

  电在电源中的比例不断增大的时候,对电网调峰的影响将愈加显著。  光伏电源只在白天发电,具有一定的正调峰特性  解决光伏发电的短期功率波动问题、  如何利用光伏发电的正调峰特性做到合理的经济调度  解决输电通道的利用率问题。

   日本2.2MW太阳城项目:大量配电网保护更换;  浙江示范工程:加装低周、低压解列、过流等保 护;校核和调整10kV电流速断、延时电流速断、 过流保护、反向故障保护定值。

   线路维护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 与孤岛地区相连的用户供电质量受影响   

  步减少,使得如何在配电网中确定合理的电源结构、如何协调和有效 地利用很多类型的电源、在配电网规划中如何考虑分布式光伏发电的 影响等问题的研究,成为迫切地需要解决的课题。  电网的损耗主要根据系统的潮流,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影响系统的 潮流分布,也必然影响配网的损耗。光伏系统晚上不能发电,需要大 电网作为备用,所以并不能降低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费用。而系统网 损的大小、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多少都直接决定着电网的效益。  传统的配电网计算分析和规划设计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包含大量分布式 光伏发电的配电网,因此,必须针对新型的电源结构和供电方式,研 究适合分布式光伏系统接入的配网分析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案。

  浙江示范工程 在10kV接入、400V接入、220V接入系 统中,都检测到谐波电流总畸变率偏高 的问题。随着容量的增大,谐波电流对 电网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乏统一的设计规范和接入标准。技术规定条款的可实现性 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国内光伏发电的现存技术水平。

  型电站的远程通信、大型光伏电站的功率预报等),在本 技术规定中暂不作要求。

  再次生产的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建设,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 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 围内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 。发电企业有义务配合电网企业保障电网安全。”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具备较强的研发和技术集成能力; 制定建筑物光伏并网、大型光伏并网、太阳能热发电并网的技 术标准。

   缺少电网的规划、安全运作和可靠性等重要内容;  尚未建立光伏并网的检验测试标准和管理体系;

  行状态和运行规律,进行稳定控制、继电保护、调度运行 等方面的技术升级,做到合理的接入电网规划设计,提升 电网接纳光伏发电的能力。

  由于用户可依据自己实际要安装使用分布式光伏系统,与电力负荷 相抵消,对规划区负荷增长的模型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更难准确预测电力 负荷的增长及空间负荷分布情况。

  由于分布式光伏系统安装点存在不确定性,而其输出电能的随机特性, 不能为规划区提供持续的电力保证,使变电站的选址、配电网络的接 线和投资建设等规划工作更为复杂和不确定。

  GB/T 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方面的要求》 GB/T 20046-2006《光伏(光伏发电)系统电网接口特性》 仅针对小型光伏电站电能质量和基本安全性提出了要求。

  技术规定的编制应充分的利用现有的国际国内标准,与现行标 准不冲突、不抵触。

   250kW屋顶工程实测上限功率变化率 为每分钟20%  60kW屋顶工程实测上限功率变化率 为每分钟25%

  集中在西北、华北等日照资源丰富的荒漠/半荒漠地区,而这 些地区一般地域范围广而本地负荷小,光伏电站的电力需要 进行远距离输送。  随着光伏电站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加大,光照短期波动和周期 性变化引起的线路电压超限现象将逐步出现,长距离输电的 电压稳定性问题将成为制约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开发的主要 因素之一。  光伏发电的运行控制特性完全由电力电子逆变器决定,没有 转动惯量和阻尼特性,与常规发电机组有较大的区别。光伏 发电的大规模接入对电网的安全稳定分析提出了新的挑战。

  提高新能源电站自身的自动化水平,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可 预测、可控制与可调度。

  压就地接入”的发展方法不一样,呈现出“大规模集中开发 、中高压接入”与“分散开发、低电压就地接入”并举的 发展趋势。

   相关并网标准介绍  技术规定主要内容  相关的配套标准  修订思路  光伏发电的并网检测

  虑了一些具有前瞻性且易于实现的技术方面的要求(如光伏电站 的低电压耐受能力等)。

   高电压 :DG接入馈线,变压器 一次电压接近上限时  低电压:DG安装在LTC或者电 压调节器侧

  (频率和电压偏出正常运行范围) 孤岛内部的保护设施无法协调 电网供电恢复后会造成相位不同步 孤岛电网与主网非同步重合闸造成操作过电压 单相分布式发电系统会造成系统三相负载欠相供电

   我国配电网的信息自动化水平相对落后  10kV及以下低压线路一般不具备通信通道

   不利于光伏电站进行规范化的光伏系统模块设计和设备选型。  不利于电网进行技术升级提升接纳光伏发电的能力。  不利于光伏电站与电网的协调控制和安全稳定运行。

  2009年,依照国家能源局的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制 了《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二维码
关注我们